广丰“钢铁劲旅”云端破局 探“挖掘机之都”百亿产业韧性与活力

"铁甲军团"的逆袭:广丰挖掘机产业如何从寒冬走向春天?

凌晨三点,上海浦东某工地上,十几台挖掘机仍在轰鸣作业。操作手老叶擦了擦额头的汗水,对着对讲机喊道:"再干两小时,天亮前这段路基必须挖完!"他的工友们——清一色来自江西广丰的挖掘机师傅们,早已习惯了这样的通宵达旦。

谁能想到,这个距离上海600公里的小县城,竟掌握着全国50%以上的挖掘机劳务市场?更让人意外的是,就在两年前,这个"中国挖掘机之都"还深陷行业寒冬。

1. 从"黄金时代"到至暗时刻

"2017年拆南昌龙王庙立交桥那晚,我们200多台挖掘机排成长龙,589米的立交桥一夜消失。"广丰挖掘机协会会长刘云富说起当年的盛况,眼睛依然发亮。那时候,广丰人承包了上海90%的土石方工程,"广丰挖掘机打个喷嚏,上海工地就得感冒"的玩笑话在业内广为流传。

但转折来得猝不及防。2021年4月,全国挖掘机市场突然"刹车"。在南昌做了十年工程的老周清楚地记得:"以前排队等活干的挖掘机,现在排队等活儿。工程款拖半年是常事,租金比三年前跌了40%。"

2. 云端突围的"铁甲军团"

危机中,广丰人使出了看家本领——抱团取暖。2023年8月,在区委组织部指导下,268家会员单位联合成立了行业党支部。"有了党组织牵头,大家终于能拧成一股绳。"协会党支部书记刘飞说这话时,正盯着办公室大屏上实时跳动的数据——这是他们新开发的"挖天下"云平台。

这个被称为"工程机械界滴滴"的平台,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。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率先入驻,海外项目信息实时更新。操作手小张兴奋地展示手机APP:"昨天刚接了个柬埔寨的活,工资比国内高30%!"目前平台已促成320个工程项目,甚至把广丰挖掘机送进了非洲工地。

3. "饶字号"背后的工匠精神

在广丰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基地,00后学员小陈正在练习"鸡蛋上挖沟"——这是"广丰挖掘机师傅"的独门绝技。今年初,"广丰挖掘机"成功获批省级劳务品牌,学员还没毕业就被预订一空。

"现在客户点名要'广丰师傅',工资能多拿2000块。"从业20年的邱师傅边说边演示精准开挖,铲斗在距离地下管线5厘米处稳稳停住。这种刻进肌肉记忆的精准度,正是15万广丰从业者走南闯北的底气。

4. 小挖机撬动大未来

五月清晨,广丰区湖丰镇的农田里,10台迷你挖掘机正在修整沟渠。这种1.8吨重的"小个子",如今成了市场新宠。"新农村建设催生新需求,我们60%的新订单都来自小型工程。"某租赁公司老板指着仓库里清一色的"小挖"说道。

最新数据显示,广丰挖掘机利用率已回升至70%,远超全国平均水平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随着"一带一路"项目推进,越来越多的"铁甲军团"正走出国门。正如刘云富所说:"2025年设备更新潮即将到来,我们已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。"

夜幕降临,又一批广丰师傅踏上奔赴工地的旅程。这些驾驭钢铁巨兽的追梦人,正在书写中国基建浪潮中最生动的县域经济样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