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东边的邻居日本,又到了“年度盘点”的时候。防卫省发布了最新的2025版《防卫白皮书》,洋洋洒洒一大篇,核心思想还是老一套:把中国定义为“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”。
不过,这些官样文章,大家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。真正有意思的,是藏在白皮书附件里的一张表格,一张日本煞有介事帮我们“数飞机”的统计表。你还别说,他们的数据做得特别“认真”,精确到了个位数,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派人到成飞、沈飞的厂里当会计了。
但就是这份看似“精准”的报告,让我这个看了十年国际风云的老作者,差点笑出声来。里面的数据,怎么说呢?充满了矛盾和一种刻意的“天真”。
我们先看看日本人给我们算出来的“家底”。白皮书里写得明明白白:截至2025年,中国空军拥有歼-20战斗机230架,歼-16战斗机312架,歼-15舰载机,更是“少得可怜”,只有70架。
看到这儿,我估计不少军迷朋友已经开始挠头了。这数字,不对劲啊!
咱们一样样掰扯。先说大家最关心的“威龙”歼-20。按照日本人的说法,对比他们去年的数据,我们一年就增加了30架歼-20。一年30架,平均下来一个多月才两架。这个速度,别说跟外界的普遍认知对不上,简直是在侮辱我们成飞的生产线。
要知道,早在2024年初,美国F-35的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CEO都亲口承认,歼-20的产能和F-35已经不相上下,年产量超过了100架。西方的军事观察机构也普遍认为,2024年中国的歼-20总数就已经突破了300架大关。大家都在讨论2030年我们能不能看到1000架歼-20的时候,日本人突然跳出来说,不不不,你们一年只能造30架。
这就有意思了。更逗的是,如果我们翻看日本过去几年的白皮书,会发现一个“神奇”的趋势。按照他们的统计,22年到23年,我们一年能“爆兵”90架歼-20;23年到24年,这个数字变成了60架;到了今年,直接“腰斩”成了30架。照这个趋势下去,歼-20是不是快要停产了?这哪里是报告,这简直是在写一部“中国军工衰退史”的小说。
再看歼-16。一年增加20架。沈飞那么大的厂房,几条生产线同时开工,既要造歼-16,还要造电子战的歼-16D,现在歼-35也进入了试生产阶段。这么大的摊子,一年就给空军提供20架歼-16?这话说出去,沈飞的工程师们估计第一个不同意。
最离谱的还是歼-15。总共70架。我们的“山东”舰和“辽宁”舰两艘航母摆在那儿,再加上即将正式服役的“福建”舰,还有岸上的训练基地和海军航空大学,70架歼-15怎么分?难道一艘航母分20来架,剩下的飞行员在岸上排队等飞机?前段时间央视去沈飞采访,西方专家光凭视频里一闪而过的编号,就推断出改进型的歼-15T都快造了70架了。日本防卫省的情报能力,现在看来还不如西方的“军事博主”们。
说到这儿,答案其实已经很清楚了。日本防卫省的这份数据,根本就不是给咱们看的,也不是给世界看的,它是一份“内部特供”的心灵安慰剂,专门写给日本民众和部分政客看的。
日本现在的心态非常矛盾和焦虑。一方面,中国军事力量的飞速发展,尤其是海空军实力的代际提升,让他们坐立不安。曾经在90年代,日本空中自卫队的两百多架F-15J是东亚天空的绝对霸主,那份优越感至今还让一些日本右翼念念不忘。可如今呢?单看战斗机数量,我们的现代化战机总数已经数倍于他们,质量上歼-20更是让他们难以望其项背。
这种实力上的逆转,让日本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。但另一方面,作为美国在东亚最重要的棋子,它又必须紧跟美国的指挥棒,在反华的道路上冲在前面。这就造成了一个巨大的认知困境:军事上越来越打不赢,政治上又不得不表现出强硬。
怎么办?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认知上动手脚,进行“心理按摩”。他们不能承认中国已经强大到这种地步,尤其不能承认中国的军工产能已经可以和美国掰手腕。因为一旦承认了这一点,所谓“日美安保条约”能够保护日本的神话,就会出现裂痕。日本民众会开始怀疑,花那么多税金去搞军备、去抱美国的大腿,到底还有没有用?
所以,他们必须“手动”给中国的军事发展“降速”。通过一年又一年地调低我们的战机增长数量,制造一种“中国军力增速放缓,已达瓶颈”的假象,从而向国内传递一个信息:看,我们和美军的联盟依然强大,我们依然有能力应对挑战。
这种做法,说白了,就是一种典型的“掩耳盗铃”。
现实是,中国军工正在经历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。拿战斗机生产来说,任何一款新机型,从试产到量产,都有一个“产能爬坡”的过程。美国的F-35也是如此,从2011年年产个位数,花了六年时间才爬到年产66架。我们的歼-20从2017年正式服役算起,发展速度已经相当惊人。
更重要的是,我们现在可能还有意控制着最终版本的生产节奏。大家都知道,歼-20的“终极心脏”——涡扇-15发动机已经装机试飞了。一旦涡扇-15进入成熟、可靠的量产阶段,那个“完全体”的歼-20,才是我们真正要开足马力大批量生产的版本。到那个时候,年产量突破一百,甚至达到更高水平,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。现在的“降速”,可能恰恰是在为未来的“井喷”做准备。
就在日本费尽心机“贬低”我们产能的同时,他们自己的小动作可一点没停。
这次的白皮书里,他们也给自己画了个大饼:未来5年投入43.5万亿日元(折合超过2万亿人民币)发展军备。重点是什么?是“防区外防卫能力”,说白了就是要发展远程攻击导弹。还要和英国、意大利一起搞第六代战斗机,建造排水量远超常规驱逐舰的“武库舰”。
一边哭喊着“中国威胁”,渲染我们正常的国防建设,一边自己磨刀霍霍,大力发展远超“自卫”需求的进攻性武器。在二战结束80周年的今天,作为一个战败国,日本不深刻反思历史罪行,反而借着外部威胁论给自己军事松绑,这才是国际社会最应该警惕的。
参考文献:
日本防卫省. (2025). 《令和7年版防卫白书》.
相关西方智库及媒体关于中国军备的公开分析报告 (2023-2025).
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