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持三个月,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创16年来最低,引起了特朗普的警惕
前些日子美国财政部曝出来的数字,可把华尔街吓得一激灵。
中国手里握着的美国国债,眼瞅着就要跌到十六年前的水平了。
算算这账本,从纽约到华盛顿的金融圈都在嘀咕:往日最大债主如今撒手不管了,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?
细看这串数字里藏着的门道就更有意思了。
头两个月刚砍掉十亿,三月份直接来个大甩卖,一天就要扔出去六个半小目标。
现如今全球买美债的排行榜上,中国愣是被日本、英国挤到了第三把交椅。
虽说美国财长耶伦嘴上总说"债务安全",可听说中国这美债包袱抖得越勤快,白宫心里就越打鼓,毕竟贸易战打了这么多年,谁家藏着的后手多,那可是真刀真枪的较量。
要说这手牌打得精不精,咱得掰扯掰扯里头的事儿。
国际金融市场的专家们盯着望远镜看明白了:中国现在拿着外汇不光盯着数字看,直接换成了货真价实的硬通货。
那些个高精尖的机械装备,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,可比账面上的绿票子实在多了。
要不说老话说得好,"家有存粮心不慌",这年景谁还死攥着随时能注水的债券?
更让人背后冒凉气的是中美这些年掰手腕的架势。
从特朗普加关税到拜登搞芯片封锁,哪次不是把金融工具当刀子使?北京这边早几年就开始防着这手,眼看着美债这玩意儿成了烫手山芋,自然得未雨绸缪。
毕竟手里攥着人家太多借条,赶明儿真要掀桌子,指不定就被当成人质给扣下。
要说这里头最绝的棋招,还得数人民币那点事儿。
最近这阵子黄金市场热闹得跟赶集似的,中国央行闷声不响地囤金条,明摆着就是要给自家货币备好压舱石。
美元这头巨兽打个喷嚏全球都得感冒,可要真到了被掐脖子的关口,兜里有黄金才能挺直腰杆说话。
这买卖做得实在,比抱着随时会缩水的债券靠谱多了。
特朗普这头最近也是忙得脚不沾地,听说金砖国家要搞"去美元化"的买卖,急得满世界放狠话。
上个月还嚷嚷着要给加关税,虽说没明着点名道姓,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冲谁来的。
要不说这金砖五国搞的"共同货币"听着悬乎,实际上也是被逼出来的法子,俄罗斯前两年吃够了制裁的苦头,南非巴西看这架势谁敢打包票不下个轮到自家?
可这事儿还真不能只看表面热闹。
中国减持美债也不是一竿子打死,该买的还得买。
全球化搞了这些年,谁家的锅碗瓢盆不掺和着用?关键是把菜篮子里的鸡蛋分开放,既不能让人捏住七寸,也不能真跟美元体系撕破脸。
现在这世道,能在钢丝上跳好平衡舞才是真本事。
说到这儿咱得泼盆冷水,别真以为抛美债就是无敌大招。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就预警过,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减持仓位,这可不是单独针对谁。
德国英国前些日子也在悄悄调仓,日本倒是增持了些,可那都是央行动作,说到底大家都在找避风港,无非是中国这体量挪窝动静大了点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中国这步棋倒逼出了不少新玩法。
上个月海南自贸港搞跨境人民币结算试水,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人民币也在探路。
这些零敲碎打的新招数凑到一块儿,明摆着就是在美元体系之外另开一局。
现在看是小打小闹,哪天要是真搭起台子唱戏,保不齐就成气候了。
当然白宫那群智库也不是吃素的。
美联储这两年加息加得手软,不就是为了稳住美元身价?听说财政部正在研究"抗跌版"国债,想让中国这类大买家回心转意。
可市场这东西最认实利,您国债收益率跑不赢通胀率,再漂亮的包装盒也留不住买主。
最后得给这事降降温。
减持美债固然是战略调整,可要说"去美元化"立马能成真,那也太过乐观。
SWIFT系统的根子还在欧美手里攥着,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也没易主。
不过这次的调整好歹撕开个口子,让世界看见美元霸权也不是铁板一块。
今后的戏码,且看中国怎么用这减下去的美债份额,在国际金融的牌桌上玩出新花样。
毕竟老祖宗早就教过咱们,手里有粮,心里不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