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苗巨头狂发540亿!股东笑纳现金,公司却被掏成空壳

2018年4月,北京科兴工厂突然断电。 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剪断电缆,导致冷藏库中价值1540万元的流感疫苗全部报废。当时正值流感高发期,北京全市疫苗瞬间断供,一针难求。

幕后黑手竟是公司创始人潘爱华——他派人强占工厂、抢公章、换门锁,只为从另一位创始人尹卫东手中夺权。 这场“全武行”闹剧,拉开了科兴生物十年内斗的序幕。

资本入局:华尔街的“黄雀在后”

科兴内斗的转折点,藏在一位美籍华人医生手里。李嘉强,哈佛医学博士,2013年起通过亲属账户秘密买入科兴股票,买到4.9%就换新账户,最终攒下32.3%股份,成了第一大股东。

当潘爱华和尹卫东在2018年股东大会撕破脸时,李嘉强突然亮明身份。 他联手潘爱华罢免尹卫东,不料尹卫东反手启动“毒丸计划”:向支持自己的股东狂发新股,瞬间稀释李嘉强的股权。

这场乱斗让纳斯达克忍无可忍。 2019年,交易所以“治理失效”为由强制科兴停牌,股价永远定格在6.47美元。 讽刺的是,停牌后新冠疫情暴发,科兴子公司“科兴中维”研制的疫苗横扫全球,2021年狂赚955亿元,净利润冲上84.67亿美元——相当于此前6年总利润的35倍。

创始人入狱,英国人判决控制权

内斗并未因暴富停止。 2022年,潘爱华因伪造公章、挪用资金被判13年。 盟友李嘉强却抓住机会,借英国枢密院裁决“毒丸计划无效”,在2025年1月接管董事会,自任董事长。

戏剧性的是,李嘉强曾是尹卫东的盟友。 2016年科兴计划私有化回A股时,尹卫东拉拢赛富基金,潘爱华勾结李嘉强,双方争相报价。 李嘉强最终倒向出价更高的潘爱华,转身就把尹卫东踢出局。

540亿清仓式分红:最后的收割

李嘉强上台后第一把火,就烧向了公司金库。 2025年4月,董事会宣布分三次向股东派发75亿美元(约540亿人民币)分红,相当于掏空公司73%的现金储备。

操作堪称资本胁迫教科书:

第一次分红:赶在7月9日股东大会前突击发放每股55美元,警告股东“反对议案就丧失后续股息”;

三次叠加:股东最高可拿每股124美元,按停牌价6.47美元算,股息率超1900%;

空壳计划:若全额发放,科兴账面现金将从103亿美元缩水至28亿,研发资金被抽干。

尹卫东阵营紧急向香港法院申请禁止分红,但6月27日被驳回。 维梧资本怒斥:“这是为单方谋利掏空公司! ”

双董事会“罗生门”

2025年7月9日,科兴在加勒比海岛国安提瓜召开特别股东大会。 赛富基金联合尹卫东阵营发起突袭,投票罢免李嘉强董事会,任命10名新董事。

李嘉强当场翻脸:“会议已被法院叫停!新董事会不合法! ”他一边抵制决议,一边却承诺继续分红——因为手握现金才是控制权的王牌。

被榨干的疫苗巨头

十年内斗耗尽科兴元气:

研发瘫痪: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仅1.44亿元,同比下滑4.68%,新冠疫苗停产后无新产品接力;

退市危机:因审计机构辞职,2024年年报难产,纳斯达克退市倒计时启动;

员工遭殃:科兴中维被曝拖欠年终奖、强制解约,子公司深陷裁员丑闻。

如今科兴的仓库里,曾价值千金的疫苗生产线早已沉寂。 而股东们盯着手里每股55美元的支票,终于看清真相:这场持续十年的内斗没有赢家。

除了华尔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