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搜索话题8月创作挑战赛#
两种还款方式的本质差异
从计息逻辑切入:等本等息每月固定偿还相同本金+利息(如10万贷款每月还2778元本金+500元利息),实际利率可达名义利率的2倍;等额本息虽月供固定,但前期利息占比超70%(如首月800利息+2000本金),真实利率与合同一致。通过对比揭示表面低息的潜在成本。
现金流压力实测:谁更适合你?
等本等息:月供压力稳定,适合短期周转或收入波动敏感群体(如公务员),但1年期以上总利息显著更高。
等额本息:前期资金压力大(利息占比高),适合收入递增人群(如白领),长期贷款更划算。以100万10年期贷款为例,等额本息可比等本等息少还27万利息。
2025年贷款避坑指南
1.识破消费贷套路:90%信用贷用月费率0.5%包装等本等息,实际年化利率达10.9%;
2.警惕提前还款陷阱:等本等息已预收全部利息,提前还款不退差价(案例:某网贷平台因此被罚3700万);
3.工具推荐:央行「贷款计算器」可自动对比两种方式总成本,附防欺诈提醒功能。
终极选择策略:时间决定成本
短期(1年内):选等本等息降低月供压力;
长期(房贷等):必选等额本息,30年期贷款可节省利息达6位数;
关键提醒:签订合同前务必核实还款方式字段,避免等本等息被混淆为等额本息。